贵州黎平乡民与爱心人士携手捐款修正鼓楼花桥
来源:华体会app    发布时间:2025-02-08 20:59:50
详情介绍

  12月25日,贵州黎平县坝寨乡坝寨村举办盛大的庆祝鼓楼花桥修理竣工典礼,外嫁北京、上海、香港、福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市的200多名姑妈回乡庆祝,村里依照传统举办拦路对歌敬酒,乡亲们欢欣鼓舞,庆祝鼓楼花桥修理竣工。当今该鼓楼挺立宏伟,屹立于坝寨村中心方位。成为侗乡鼓楼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依据坝寨侗歌传唱记载和黎平县文物局判定:该鼓楼始建于清朝道光十五年阴历十月十二日(1835年)鼓楼顶层笔迹的制作日期。距今189年。该鼓楼的共同之处是鼓楼的四根大柱子和鼓楼构建的资料悉数用红心杉木。鼓楼的四大柱,剥开包在杉木圆周的白边木,剩余的是杉木树心,呈栗赤色,细密流通杉木木质纹路。长度为26米,大柱柱头首径为44厘米,尾径34厘米。鼓楼长宽均为9.6米,占地面积92.16平方米,总高度28米(到宝鼎尖),总层数为7层。

  因为该鼓楼和另一座花桥通过风吹雨打,鼓楼花桥的盖瓦及船皮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经村两委与大众洽谈,发倡议书召唤捐款修理鼓楼花桥,当即得到众乡亲和外嫁姑妈及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仅一个月的时刻就有1000余名人士的捐款,到12月25日现已捐得修理款13万元。众乡民齐心协力,用20天时刻把鼓楼、花桥盖瓦船皮悉数置换,还对鼓楼内的地坪镶上了鹅卵石,鼓楼花桥修旧如旧,面目一新。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修建。据文物部分计算,全国现存鼓楼630余座,花桥500余部。而黎平城乡的侗寨就有鼓楼320座,花桥290部,戏台340个,均占全国鼓楼修建的个数达50%以上,有专家称“黎平侗寨是鼓楼、花桥、戏台的博物馆”。

  2006年,侗族木构修建营建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书明拍摄报导)